喔喔喔————,喔喔喔————。雄鸡的叫声唤醒了天边的太阳,太阳慢慢升起,新的一天的开始了。
早晨,乡村人在太阳都还没睡醒的时候就醒来了。匆匆做好早饭,洗漱,便叫孩子早起。“狗蛋,醒醒,要不然上学迟到了。”“孬子,快起来,上课了。”“妞子,上学去。”……这样,家家户户叫了半天,孩子才醒来,匆匆穿衣,洗漱,然后再去喝父母准备好的稀饭,馒头和咸菜。匆匆喝上一碗稀饭,馒头里夹上几根咸菜便去上学,一边走一边吃,等到学校时,馒头也差不多吃完了,于是便坐在座位上,拿出课本,开始早读。
中午,放学了,做好午饭,家长便骑上摩托车,来到学校门口接孩子。孩子们背着书包,站在校门口已等候多时。看到自己的爸爸(妈妈)来了,立刻跑过去,伸出双手,给他一个紧紧的拥抱。接过父母手中的水壶,喝上一口,便随父母回家去。到了家里,吃过午饭,洗一把脸,这时也不肯闲着,就要和邻居家的伙伴们去玩。父母总是会叮嘱一句“注意安全!”往往这句话还没说完,孩子就跑出去玩了。父母便无可奈何地叹一口气,可又能怎样呢?这时,父亲便下地干活,母亲呢,收拾碗筷。孩子在外面玩得不亦乐乎,滚泥球,逗石子儿,或是和小伙伴一起玩石头剪刀布。准备回家时,还不忘割上一篮猪草,采集一包茅茅针(我们这里的一种野草嫩芽),或是摘下几片树叶,含在嘴里,一边走一边吹着自己随兴奏鸣的乐调儿。等到了家,咕咚咕咚喝上一大杯水,把猪草往家里一放,便到田里去找爸爸,顺便给爸爸送点茶水去。到了田边,采几朵野花,捉几只小虫子,一个人也能玩的兴致勃勃。最后还是在爸爸的催促下才极不情愿的回到家中。
傍晚,孩子们刚被父母接回家,书包一扔,就一溜烟的跑出去了,呼朋唤友,云天雾地的玩起来。父母则在家忙着做晚饭,桌椅、饭菜就放在门前的稻场里,便大声的进行了呼唤:“孬子,回来吃饭喽————”“妞子,快点,饭做好了————”在这一声声的呼唤下,玩得一身黑灰的孩子这才发现天色已经暗了,肚子也咕噜噜的直叫。来不及说再见,撒腿就往家跑,在父母的笑骂中用黑乎乎的手撮块中意的菜朝嘴里一放,才去洗手,随即又旋风般的出来了。在父母帮忙盛好饭的碗里捻点菜,凳子没坐热,端着碗就跑到邻家去了,在这家的菜碗夹点菜,那家盆里舀勺汤,又跑到人堆中听稀奇古怪的事去了,好不容易饭吃完了,帮父母收拾好碗筷,又急忙往玩耍地点跑去,那儿早已聚集了一堆孩子,男孩子在玩后空翻、竖蜻蜓和摔跤比赛。女孩子们玩逗石子,过家家,或是给胜利的男孩子鼓掌。
这就是我————一个农家孩子生活的乐趣。